宋青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辽宁石油石化产业碳计量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碳计量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保障,我省拥有石化和精细化工万亿级产业基地,构建石油石化产业碳计量体系意义重大。我局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推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助力石油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
2024年,我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聚焦煤炭、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林业草原等重点领域提出9项重点任务、7项重点工程,充分发挥标准、计量在促进技术进步、节能降碳等方面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辽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制定2项石化领域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JJF(辽)565-2025)《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JJF(辽)566-2025),为开展碳计量审查提供技术依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了《辽宁省石化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我省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起草编制《化工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技术规范》,为促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二、开展能耗检查,促进低碳发展
我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平台于2022年通过验收正式上线,全省超500家重点用能单位纳入监测范围,其中石化企业占比超过5%,通过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报送实现能源消费状况监测分析,可为石化行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保障,同时也为构建石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积累相关经验。组织开展石化行业年度碳排放核查及能源计量现场审查,帮助石化行业重点企业摸清碳排放量,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完善计量器具配备、确保计量器具溯源清晰,制定减排策略和措施。自2018年起,连续7年为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计量管理人员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培训,帮助企业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提升能源计量能力和水平,推广先进能源计量管理理念和技术,助力低碳绿色发展。
三、搭建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效
我局以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计量院为载体申请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辽宁),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家评审。国家碳计量中心(辽宁)重点聚焦我省石化产业碳计量需求,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碳计量监督支撑和服务能力建设,打造碳计量数据应用平台,建立碳计量人才培养基地,创新碳计量管理和应用模式,带动东北地区碳计量水平提升,推动高耗能高排放石化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夯实碳计量技术基础。对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新建碳计量相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4项,为石化企业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提供量传溯源支撑。成立碳计量标准物质研发中心,研制石化领域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9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28项,其中生物柴油系列标准物质的研发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非牛顿流体和牛顿流体黏度标准物质研究及计量体系建设》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制修订《自动常压馏程仪校准规范》《石化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技术规范》《石油产品生产企业碳足迹评价通则》等碳计量相关规范和标准20余项。已获《一种油品标准物质混合制备装置》《一种用于航空燃料的石油产品蒸馏测定器的测定方法》等专利和软著授权10余项,其中《一种油品标准物质混合制备装置》已完成成果转化应用。二是积极推动碳计量数智化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基于EGIS的石油化工行业碳计量“全场景”数智化平台,集在线监测、动态管理、分析诊断、数据共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理系统,实现“一屏通览、一网统管”,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碳排放从传统碳计量模式向大数据计量模式转变。目前已完成在线监测系统一屏总览需求梳理和初步设计,以及碳计量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前期基础工作。三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计量院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方圆认证公司、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建碳计量技术科研团队,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建设碳排放标准场,研发碳计量监测设备,起草制定石化行业核查指南。与以中国科学院刘中民、朱教君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组建专家智库,为碳计量工作的开展方向和目标提供综合决策和技术咨询。四是成立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由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计量院承担秘书处职责,汇聚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计量技术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碳计量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30名专家组成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会聚焦石化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国际国内双碳领域计量技术和计量规范的跟踪研究,强化双碳领域计量技术规范供给能力,组织碳计量实测验证和技术服务,加强碳计量数据分析应用,为政策制定、计量监管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开展碳计量关键技术研究,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推进“双碳”计量人才培育工作,培养兼具计量专业能力和“双碳”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我省绿色低碳领域发展储备骨干力量。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沟通联系,积极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辽宁)获批筹建,依托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强化碳计量数据应用、做好碳计量监管支撑、开展碳计量技术服务以及培育碳计量人才队伍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计量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石油石化企业碳排放计量保证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石油石化产业碳计量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和保障。充分发挥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作用,推进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迭代升级。会同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引导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碳排放相关标准研制,鼓励积极参与碳计量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开展能源计量和碳计量“二合一”审查及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帮助碳排放企业夯实数据管理工作基础,合理配备使用碳计量器具,提供碳计量技术服务,助力石油石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