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关于推进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的建议
(第1431170号)的答复
邓树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专业培训,推进社会共治”等建议对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全链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落实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推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落细。省委常委会将食品安全作为向省委全会报告的重要内容,省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34项重点工作任务、办好民生实事清单,接受省人大、省政协监督。去年全省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然而在实际监管中,还存在一些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根据您的提案,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将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储备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选调、社会公开招录等形式补充监管队伍新生力量,优化干部结构,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食品、农产品网格化监管,健全农产品监管员、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将农产品监管员、食品安全协管员作为监管力量的有力补充,发挥其协助执法、隐患排查、宣传引导等职责。市场监管部门组建食品生产检查员队伍,辅助市场监管人员开展检查。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在行政编制总量内,合理分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量。强化各市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及相关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检查员队伍,参与辅助检查工作。同时,以省检验检测中心分支机构食检院为依托,加大对食品检验检测、食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研究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补充,鼓励具备食品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等能力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专业力量。
二、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升级
2024年,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全省开展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提高。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检测认证部门将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需求摸底,理清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需求,谋划重点项目,突出支持重点。加强统筹谋划,以“补短板、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为主线,明确未来三年建设发展总体目标、建设任务、总投资估算,推进检验检测设备升级、实验室改造、技术研究创新、应急能力提升。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补齐设备设施短板、提升技术研究能力、优化实验室条件、加强人才与科研协同方面开展建设。
三、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频次
2024年,首次在省委组织部开设由市、县政府领导参加的“两个责任”专题培训班,全省市级党校全覆盖对“两个责任”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属地管理干部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编制《辽宁省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管重点项检查工作手册》《食品流通监管法规汇编》《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检验检测指南》,对食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监管执法作出规范指引。围绕校园、社会餐饮等重点领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监管人员开展能力培训。在盘锦市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采取“视频观摩+现场模拟”的方式,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
下一步,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培训,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体系,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基层监管人员所需,精准优化培训内容。综合采取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实操演练、模拟竞赛、录制特色课程等形式,通过“走出培训会场、走进监管现场”的“沉浸式”教学培训,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抽检等环节监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指导基层规范日常检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能力水平。
四、推动食品安全社会治理
2024年,组织聘任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员,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监督抽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产业园区、居民社区、生产企业、商业综合体及乡村农户,构建全覆盖宣传网络。通过专题讲堂、情景模拟、视频科普等形式,系统阐释食品安全科学内涵,重点解析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等常见风险因素,推广均衡膳食搭配方案,指导居民建立科学饮食习惯,同步强化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在辽宁卫视黄金时段推出“食安辽宁”权威专栏,深度解读政策法规;同步在都市频道开设相应版块,聚焦餐桌安全热点。在省科技馆设立食品科学工作室。
下一步,将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四进”活动,提升《食安辽宁》等品牌栏目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守法,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利用新媒体传播特点,制作系列短视频、动画图解等,倡导尚俭崇信消费文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安治理新生态。加强省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建设,强化食品安全协管员组织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将抽检不合格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将相关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建立食品安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督促学校完善校园餐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与消费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引入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法律专业人员、食品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等社会力量对基层食品安全纠纷和消费纠纷开展调解。落实内部举报人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行为奖励机制。认真处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发展电商平台、零售经营者加入ODR机制,进一步推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
您提出的建议立足民生关切、洞察行业痛点,对我省推进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针对您的意见主动反馈进展,积极改进工作。下一步,我省将实施食品安全提升工程,着力解决我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