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我省冷链产品消毒及相关从业人员管理的建议》(第1086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编辑:市场监管办公室信息         来源:

 夏传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冷链产品消毒及相关从业人员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反映出了当前全球遭受新冠疫情肆虐,我国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严防境外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做好我省进口冷链食品消杀工作和高风险从业人员的严格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坚持‘铁桶式’防控,严格执行各类进口冻品进入集中监管仓规定,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确保冷链物流防控链条严丝合缝。”省疫情防控总指挥部专门成立了进口货物管控专班,确定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总指挥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将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工作摆在首要工作,成立了一个专班,看住两类冷库(首站定点冷库、非首站定点冷库),把控三个环节(首站、贮存、销售),严守四道关口(入境关、运输关、检测关、查验关),管好五个重点(人员、冷库、货物、车辆、企业),全面强化“人物同防”,有效防范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传播、蔓延风险,基本形成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进入首站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数据通、全封闭、智能化、可追溯的管控体系,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双向溯源”。 

  一、建立科学精准的“人物同防”管控机制 

  2020年,省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管控和预防性全面消毒防控新冠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的通知》(辽疫防经发总指办〔202061号)、《关于严格做好首站定点冷库管控工作的通知》(辽疫防经发总指办〔202064号)《辽宁省进口冷链货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对进入我省的进口冷链食品的消毒流程和从业人员管理作出顶层设计。 

  二、织密筑牢从口岸到冷库的联防联控网络 

  省联防联控总指挥部设立进口货物管控专班,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大连海关、沈阳海关按照工作职能,严守进口冷链食品的“四道关口”,全面构建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冷库的联防联控网络。海关部门严守入境关,做好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工作。交通运输部门严守运输关,督促指导物流企业落实新冠病毒污染的防控和运输车辆消毒责任。卫健部门严守检测关,对人员、货物和环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导第三方机构开展消毒工作。市场监管部门严守查验关,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三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的检查。 

  三、严格管控进入我省的进口冷链食品 

  在省联防联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经省市场监管局审核,全省共设立27个首站定点冷库。首站定点冷库全部实行“一对一、人盯库”挂牌监管,35名驻库监管人员全部履职到位。首站定点冷库全部实行专区专控,即:设置车辆专用通道、核酸检测专区、消毒专区、贮存专区。入库货品全部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毒”。同时对首站定点冷库原有货品开展“批批检测、件件消毒”,全省共开展核酸检测1642批次,结果均为阴性,消毒10338件。对27家首站定点冷库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货品出入库、核酸检测、消毒、从业人员集中管理等主要关键环节,实行动态管理和预警提示。按照“应备尽备”原则,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下发《关于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信息备案的通告》,对第三方冷库开展信息备案工作,全省共备案901家企业。同时,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清查非首站定点冷库,督促企业对原库存进口冷链食品立即开展“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确保及时消除进口冷链食品存量隐患。截至目前,全省共核实4197个自建冷库,开展核酸检测1.61万次,消毒16.57万件。 

  四、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措施 

  海关、交通、市场、卫健等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的指导监督工作。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监督进口商或查验场地经营单位在海关监管场地,对货物外包装和集装箱内壁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出具“转载运输工具及该批货物外包装业经消毒”的证明。交通部门督促承运企业做好冷链货物运输装备消毒工作,严禁企业超范围运输和运输途中擅自开箱。市场部门明确要求全省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铁桶式防控、闭环式管理”,凡是直接从口岸或外省进入我省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进入首站定点冷库贮存,实行“批批检测、件件消毒”。 

  五、大力推行宜于北方的进口冷链消毒技术 

  海关部门大力支持符合要求的单位申请出入境检疫处理单位资质,并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开展高科技消杀技术的试验及应用。为进一步压实进口货物相关企业的防疫责任,卫健部门制定了《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和货物外包装表面预防性消毒于防护技术指南》,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集中消毒、储运流转、后续消毒管理等相关规定。同时,大力宣传和推广中国疾控中心研发的低温消毒剂和使用指引,因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低温消毒效果可靠的优点,能够有效解决北方高寒地区低温环境和冷冻物品外包装的消毒难题。 

  六、强化高风险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海关部门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关于入境船舶和船员的检疫要求,继续实施由船方申请、海关对散装冷藏运输船舶船员100%进行核酸检测的防控措施,检出船员核酸阳性的,不允许卸货,一律进行船舶退运处置。市场监管部门对首站定点冷库的315名装卸工等重点人员全部接种新冠疫苗,实行集中居住、集中接送、集中就餐的管理方式,并执行31次核酸检测。对离岗的从业人员,全部执行14天封闭隔离,并提供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对27家首站定点冷库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货品出入库、核酸检测、消毒、从业人员集中管理等主要关键环节,实行动态管理和预警提示。交通部门强化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承运企业检查,督促企业严格实施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确保各项防控要求落实落地。 

  七、开发建设辽宁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国清书记、刘宁省长和绿平副省长的批示要求,省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在较短时间开发建设了“辽宁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并作为全国十个首批省份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辽宁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依托全省首站定点冷库,按照“首站赋码、出入扫码、一码通行”的管控原则,建立从货物出关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全链条追溯信息,确保冷链食品“双向溯源”。目前辽宁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已建立入库信息25287条,出库信息108687条,进口冷链食品共来自西班牙、厄瓜多尔、加拿大、越南、美国、俄罗斯等50个国家,涉及猪肉、牛肉、鸡肉、虾、鳕鱼等品种,全省基本实现“首站赋码、出入扫码、一码通行”的追溯体系。 

  八、积极宣传和科普疫情管控政策和预防常识 

  省市场监管局加强与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在辽宁卫视共同创办《食安辽宁》节目,开设进口冷链食品专栏,实时宣传国务院及辽宁省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管控政策和要求,帮助和指导企业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管控工作。全省各相关部门依托辽宁广播电视台和辽宁日报等媒体,在《辽宁新闻》《全省新闻联播》《新北方》《生活导报》《辽宁日报》等媒体,大力宣传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预防常识,积极指导高风险从业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和防疫要求开展作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营造人人参与的疫情防控氛围。 

  九、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省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口货物管控专班成员单位将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全面加严进口货物和高风险从业人员管控,科学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货物消毒和人员管控,持续推进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一)健全全链条的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体系。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与海关、公安、卫健、交通、商务等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推进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货物离岸等海关信息,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司乘人员等交通运输信息,核酸检测、货物消毒等信息,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等监管信息,人员流调等信息,互通共享,确保涉疫食品精准及时溯源、快速有效处置。 

  (二)加严首站定点冷库重点从业人员管理。进一步加严重点从业人员的管理措施,在全员接种疫苗和3天一次核酸的基础上,对离开从业环境的重点人员实施“14+7”和“双采双检”,即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实行鼻咽拭子分别采集两份样本、用两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再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后,方可进入社会活动。 

  (三)持续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重点,通过开发建设的进口冷链食品监管APP,对问题食品实施“精准定位、一键排查”。对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涉及走私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打击处理。 

  (四)继续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各地将以进口冷冻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督促指导首站定点冷库、第三方冷库、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建冷库,及时准确录入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信息,实行“首站赋码、出入扫码、一码通行”。建立从口岸进入首站定点冷库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各环节“数据通、全封闭、智能化、可追溯”的管控体系,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双向溯源”。 

  (五)分级分类开展货物消毒和人员管控。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冷链食品分级分类处置技术指南》要求,根据冷链食品来源、生产工艺、预期用途、核酸检测结果等不同情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基于风险等级执行差异化采样检测、预防消毒、人员隔离等防控措施,确保科学、高效、安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六)探索创新进口冷链食品的高科技消毒措施。经了解,大连理工大学研制的等离子消毒设施已在大连市卫健委进行申报办理许可证,并在国家卫健委网站公示,因该产品并未进行等离子消毒效果评价,现阶段只能作为臭氧发生器进行推广使用,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卫健部门跟踪推广使用情况,待卫健部门进行评价后在全省推广应用。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