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关于秉承质量第一精神振兴辽宁经济踏上新征程的建议》(第0373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编辑:市场监管办公室审核         来源:

回守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秉承质量第一精神振兴辽宁经济踏上新征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现答复如下: 

  如您所述,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制造”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您指出我省企业质量观念认识不够,质量创新不足、品牌特色不够鲜明,政府质量监管工作需要加强等问题,准确把握了当前我省企业现状,切实抓住了薄弱环节。我们注意到,您对高质量发展有独到的见解,提出的建议切入点准、覆盖面广、前瞻性强,与我们近年来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高度一致、紧密契合。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统筹推进质量工作 

  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以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主线,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2014年,成立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调整,2019年调整后,由省长亲任组长,21个单位一把手为组员。二是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201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并明确35个省中直部门106项任务。省市场监管局与相关任务部门建立双月调度制度,定期编发质量提升行动简报,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各市也出台了本地区质量提升行动政策文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连续两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且今年列入了省政府“重强抓”专项行动。三是加强战略对策研究。借助高等院校科研优势,与东北大学进行深度合作,成立辽宁质量发展研究院。着力开展质量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强化质量发展信息交流与人才培养,促进质量发展学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四是树立质量标杆。连续组织8届省长质量奖评定,2019年评定10家,目前,获奖企业达到52家次,评审过程中强化扶持培育,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省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评审工作相关情况,介绍优秀企业典型做法。五是组织质量考核。在2次组织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基础上和实行计划管理规范评比达标考核的背景下,2019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列入到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计划,省质强办牵头组织省直27个厅局,完成了考核工作。绿平副省长专题听取了质量工作考核情况汇报,并对考核结果通报、纳入领导干部评价等工作提出了要求。2020年,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再次列入督考计划。六是开展质量评价。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政府质量工作社会公众满意度、公共服务质量和养老服务满意度等质量指标测评。全面把握质量数据变动趋势,更好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回应群众现实关切。 

  二、着力推进质量人才引进培育 

  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应政策,突出人才政策叠加效应,为辽宁振兴发展进一步加速集聚各类人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及时跟进出台了17个配套操作细则,并强化职业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省总工会积极建设适应振兴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开展“辽宁工匠”评选活动,95名同志被省政府授予首批“辽宁工匠”荣誉称号。共青团辽宁省委按要求积极组织在企业领域广泛开展“百万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凝聚行动”,区分青年职工入职后“入门期、成长期、成熟期、贡献期”等四个阶段,开展职业融入、能力提升、典型选树等联系、服务、培养工作。省市场监管局着力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华晨集团引进德国专家人才,已建立完善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正在盘锦探索推广工作,并联合相关高校探索建立质量管理学科建设。 

  三、营造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 

  为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省、市场监管部门每年按照国家总局要求,组织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质量月”活动。20199月是第42个全国“质量月”,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等13个部门明确活动内容,把“质量开放日”活动作为“质量月”活动的重要载体,首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质量开放日”现场观摩,并在省市场监管局网站设立了“质量月”专栏。各市相继开展“质量开放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讲座等60余项主题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展现卓越质量形象。全省2499家企业组织参与活动,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3.8%,其中民营企业占41%。同时,省市场监管局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计量日”“标准日”等活动,强化质量意识,浓厚质量氛围。 

  四、积极推动质量品牌建设 

  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鼓励行业优势企业积极争创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全国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企业,充分发挥领航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提升全产业链质量和水平,提高制造业品牌影响力。二是开展企业品牌价值评价,增强企业品牌建设能力。201811月和2019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印发文件,决定开展名牌评选认定活动清理工作和停止“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我省落实国家要求,已停止开展此两项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品牌建设工作,自2016年起,我省持续开展企业品牌价值评价,2019年参评企业数量和连续参评企业价值再创新高,分别达到114家和13.37亿元,向企业反馈296条品牌建设建议措施,增强企业品牌建设能力,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广播电视台,召开结果信息发布会,宣传企业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2020年,继续面向我省具有产业优势、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较高、品牌建设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以评价检验品牌建设成效,以评价促进品牌建设能力,以评价提高品牌美誉度,以评价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挖掘我省“老字号”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技艺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促进“老字号”集聚发展、注重发挥老字号品牌价值等实际举措,不断推动我省“老字号”企业重焕青春、创新发展、再创辉煌。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省知识产权局将企业开展专利、商标工作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的举措,企业对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依法申请专利保护,企业从规划树立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品牌形象,依法申请注册商标并不断推广注册商标的知名度和商誉度,提升产品档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地域性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对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拥有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依法予以行政执法保护。五是发挥协会作用,讲好品牌故事。鼓励辽宁省品牌建设促进会研究辽宁品牌历史,挖掘品牌内涵,开展品牌建设相关工作。支持其编纂并出版《荣耀与征程:辽宁品牌70年》一书,多角度、立体化展现辽宁品牌风貌,讲述辽宁品牌故事。 

  五、不断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一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鼓励龙头企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增强质量提升动力,将行业标准制定与实施作为技术性管理措施,不断发挥行业标准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化高标准体系建设,加大装备制造等各级各类标准研制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标、行标、地标的企业标准。二是完善量值溯源体系多种形式提升计量整体建设能力,鼓励各地区有效利用计量技术机构、科研机构、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等各类资源,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全面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整体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2019年确定气体检测等备受关注的5个项目作为能力验证项目。2020年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于2月启动实施,现已向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公开征集能力验证项目,对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5个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六、多措并举破解质量监管难题 

  近年来,各部门致力于努力打造系统、科学、规范、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强化监督指导,各市积极行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抚顺、本溪等市综合执法机构已挂牌成立,同时强力推进药品监管派驻稽查体制改革。二是着力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完成了与国家平台联通对接,相关涉企行政部门监管信息归集覆盖率达到90%。不断完善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机制,设立“辽宁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强化部门联动,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密切协调,围绕食用农产品、校园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行刑衔接加强联动。消费维权力度不断加大,开展“守护消费”专项行动,整合投诉举报热线,实现12315 一号对外。三是创新信用监管手段。强化企业主体意识,突出年报工作导向。深化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全新的信用修复机制让一些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起死回生”,加强对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四是加强监管队伍培训。省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场监管重点工作,侧重县(市、区)级监管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并利用一体化网络平台,通过制作PPT课件,提升条线人员能力水平。加大重点难点工作培训力度,采取录制检查实操短视频等培训方式,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开展缺陷产品召回、工业产品委托下放许可等培训。 

  七、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一是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化肥、建筑防水卷材等重点工业产品和妇儿用品、成品油等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开展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行动。依规向社会发布不合格产品情况通报和消费风险预警。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为基本原则,聚焦群众关切、风险程度高、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开展食品安全抽检,2019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51747批次, 2020年,计划监督抽检58561批次。持续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健全主体责任信息公示平台,升级完善许可系统,食品生产许可和小作坊生产许可实现全程电子化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改,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首次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监督抽查和信用评价。2020年继续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监督抽查工作,加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行政许可中鉴定评审工作质量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突出重点领域,推动逐个行业类别抓提升,以点带面,总结推广。充分发挥辽宁质量发展研究院作用,深化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项目研究,为政府宏观质量决策提供依据。二是 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 深入开展“质量月”等活动,大力弘扬“质量第一”“工匠精神”。 建立质量管理教育基地, 培育倡导先进卓越质量文化, 发挥标杆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培训, 推动企业强化质量发展意识。三是持续推进辽宁品牌建设。 做好“老字号”品牌保护和弘扬的政策保障,推动“老字号”“触电上网”,推进“老字号”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继续开展企业品牌价值评价,提升企业质量品牌影响力。滚动制定《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荐产品目录》,培育工业高质量产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培育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工程,打造辽宁品牌。 四是健全质量指标评价机制。 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扎实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政府质量工作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服务业质量监测等工作,更好服务政府宏观决策。五是完善质量工作制度体系。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培养(奖励)人才、保障人才发展等政策措施落实,开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组织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开展项目对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发挥质强办、食安办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加强部门质量工作协调联合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惩戒力度。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六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督促食品企业建立自查报告制度,鼓励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推动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 以及行业内部产品质量安全承诺活动。 推动形成以社会监督为前提、企业自律为主体、行业自治为补充、行政监管为保证、智慧监管为支撑的多维共治局面。